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20道,每题1分,共20分)
第二题:公文写作题(30分)
材料:宜宾市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及营收情况;产业生态圈建设情况;园区建设情况。
问题:根据材料,写一篇经验信息,不超过800字。
“长江首城”宜宾,从接纳沿海工业企业内迁,到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宜投放49项重点建设项目,再到近年来抢抓机遇推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重点产业集聚成势……,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四川省首批制造强市试点市,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3个行业大类,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一是动能强劲,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宜宾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4+4+4”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入“强筋健骨”新阶段。2024年宜宾规模以上工业营收近5000亿元、利润总额近600亿元,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四大主导产业方面总产值近3000亿元。宜宾成功建设全省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个,8个重点产业链被列为协同发展地,3个产业集成功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首批培育名单,2个赛道成功入围省级新赛道产业。
二是建圈强链,优化产业生态。通过长三角投资推介会与一批高能级专精特新企业成功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达493.3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探索走出了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以“一流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高质量的发路径,近年来,相继招引“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上百户。大力进军新型储能未来产业新赛道,已落户宜宾18家配套企业,形成18GWh储能系统集成及配套产业规模,推动储能产业迈入“链式聚合、生态耦合”新阶段。
三是园区提质,提供强劲支撑。按照“一县一园区”进行布局,开启园区规划建设征程,全市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集聚区11个,其中:国家级经开区1个、省级经开区8个、省级高新区1个、县级工业园区1个。坚持以改革优化园区体制机制,形成“工业经济一盘棋、分工不分家”的高效运转体系,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累计新(改、扩)建标准化厂房105.54万平方米,投资超130亿元补齐电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