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贵州省黔南州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5-07-12 10:00:02 678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2分,共36分)

常识、政策、黔南州州情等。

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8题,每题1.65分,漏选不得分,共13.2分)

常识,政策居多,什么政策都有,全面从严治D,乡村振兴,贵州旅游产业,黔南州州情等。

荔波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

平塘天眼:中国天眼景区依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设立,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文化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1年3月25日动工兴建;2017年11月,景区揭牌。

第三题:判断题(20题,0.54分,共10.8分)

常识,政策居多,什么政策都有,全面从严治D,乡村振兴。

第四题:案例分析题(3题,共40分)

材料1: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始终沿着指引的方向扎实推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系统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地实践中,普遍强化D建引领作用,将基层D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D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

浙江“千万工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典范,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逐步推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全面升级,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

材料2:S省T县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直面资金短缺难题,探索出多元破局路径。一方面,强化D建引领,由村D组织牵头,通过“支部带头、D员示范”凝聚整治合力,鼓励D员干部带头出资出力,带动村民投工投劳,同时整合涉农资金、争取社会捐助,破解初期资金瓶颈。

以城关村为典型,该村依托自然生态与农业资源,在D组织主导下,盘活闲置土地与农房,打造研学基地,创新融合“摩托越野体验、乡村旅居、农事劳作”等业态,吸引城市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为提升整治专业性,该村引入专业规划公司,系统推进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村容美化,同步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的长效维护机制,由公司负责日常运营,村民参与监督,既保障了环境持续整洁,又通过产业收益反哺整治投入,形成“整治—增收—再提升”的良性循环。

材料3:M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以产业转型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过去,当地产业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该区以D建为引领,成立产业发展D支部,组织D员干部深入调研,确立“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方向。

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例如,某村依托优质果园资源,打造集采摘、民宿、文创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