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学习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会,核心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D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按照省委信长星书记在全省推进会上的部署要求,特别是“动真碰硬抓好整改整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指示,对我市相关工作进行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某某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肩负着“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必须在作风建设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行动更实。整改整治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是破除顽瘴痼疾的“手术刀”,全市各级D组织和广大D员干部必须以高度的自觉和强烈的省会担当,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某某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近年来,我市作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对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对照人民群众期盼,特别是对照信长星书记指出的“思想认识有温差、贯彻执行打折扣、服务群众有差距、责任落实宽松软”等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某某的作风建设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些顽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深刻检视,找准症结:
思想认识层面,“特殊论”“例外论”仍有市场。少数干部认为某某地处发达地区、情况复杂特殊,在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时可以“适当变通”;有的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作风建设可以“松一松”;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比如,近期查处的某开发区干部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一桌餐”问题,当事人就抱有“圈子文化”、“人情往来”的错误认识,对“围猎”风险麻木不仁。
贯彻执行层面,“隐形衣”“新变种”花样翻新。违规吃喝由高档场所转向隐蔽的“私人会所”、企业内部食堂或“农家乐”;收送礼品礼金通过快递物流、电子支付、代持代收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有的借学习考察、招商引资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基层反映尤为强烈,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且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依然突出。例如,江北新区某街道反映,上级部门要求填报的各类表格、APP打卡任务繁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挤占了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再如,部分市级部门在政策制定时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未充分调研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导致政策“水土不服”,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服务群众层面,“中梗阻”“微腐败”损害民心。一些窗口单位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推拖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干部利用小微权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在老旧小区改造、征地拆迁、惠民补贴发放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如,某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个别工作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称,暗示索要好处,群众反映强烈。此外,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部分职能部门和干部“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承诺不兑现、执法检查随意性大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信心和创新活力。
责任落实层面,“上热下冷”“压力衰减”现象明显。有的D组织履行主体责任虚化弱化,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对D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的纪检监察组织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四风”问题查处不够及时、不够有力;一些整改整治工作存在“前紧后松”、“纸面整改”甚至虚假整改的情况。比如,针对此前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个别单位整改报告写得“漂漂亮亮”,但实际效果经不起“回头看”和群众检验。
这些问题,是阻碍某某高质量发展、影响D群干群关系、损害城市形象的“毒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全市上下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正视问题、剖析根源,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清除作风积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整改整治,必须把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思想认识摆在首位,持续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问题查摆是整改的基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按照省委“全、深、准、实”的要求,把某某的问题找准、挖深、查透。
整治违规吃喝及隐形变异问题:重点查纠在高档小区、私人会所、企业内部食堂等隐蔽场所接受宴请;以商务接待、招商引资等名义超标准超范围接待;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私营企业主安排的“一桌餐”;通过快递、电子红包等方式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
整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查纠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过度留痕、工作过度依赖APP和微信工作群、创建示范活动过多过频、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搞形式、政策制定脱离实际“一刀切”等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