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重庆市渝中区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5-06-29 14:10:02 680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重庆的新定位是指重庆被赋予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角色。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错选不得分,少选的只要答对一个得0.5

主要涉及“4311”:指聚力发展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科创服务、现代物流4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文旅文创、大健康3大生活性服务业,巩固发展现代建筑业,培育发展以算力经济、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

渝中区2025年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建议。

相应提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重庆两高两地:两高是指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两地是指重庆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支点是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

其余还涉及保障民生的事项、重庆重大战略产业、重庆工业历史遗迹。

第三题:案例分析(2题,共30分)

(一)材料1:4份重要文件,深刻强调了数据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关键地位。从国务院着力构建数据要素机制,到《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数据确权难题,再到二十大报告明确数据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的数据开放共享目标,无不彰显出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材料2:在当下“政府购买、企业运营、平台共享”的数据运营模式中,虽已初步形成多方协同的格局,但数据流通环节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数据标准不统一、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跨部门跨领域共享机制缺失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数据的自由流动与高效利用,导致数据价值难以充分挖掘,市场活力不足。长此以往,不仅制约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与中央文件中对数据价值释放的期望背道而驰,亟待通过完善制度、技术创新等手段破除数据流通壁垒,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问题:论述“协调主体、需求、平台”对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的意义。要求:观点准确,结构全面,500字以内,15分。

一、协调主体有利于凝聚数据治理合力。协调主体可整合政务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等供给方,数据管理机构等监管方,以及政府、企业等使用方资源。当前公共数据开发中,职责不清易致推诿混乱,明确各方权责,能促进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如深圳福田区,卫生健康局供医疗数据,产业投资服务公司运营,数据交易所交易,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监管,多主体协同为数据价值释放筑牢基础,保障合规流通。

二、协调需求有利于精准提升数据供给。以需求为导向,可避免数据供给盲目。数据合作开发中,推动各方实时参与,构建需求匹配机制,能提升供给质量。部分地区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时,调动业务主管部门主导数据专区建设运营并授权企业服务社会,围绕需求形成协同治理与全流程管控体系,使数据贴合应用需求,释放潜在价值。

三、协调平台有利于创新增值服务场景。协调平台可汇聚多元数据,拓展应用场景,实现跨主体、区域、场景融合。通过征集需求确定被授权主体,挖掘高价值场景,如北京交通委开放数据助企业提供一体化出行服务。完善平台评价机制,从用户满意度出发,催生新理念、新模式,激活市场活力,推动数据价值最大化。

(二)材料1:随着时代发展,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响应绿色发展需求,食品安全员岗位应运而生,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乡村振兴浪潮中,农村直播带货达人凭借网络平台,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城市里,外卖快递小哥穿梭大街小巷,保障生活物资及时送达;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则催生了企业合规员、大数据规划师等职业,为企业发展和数据管理注入新动力。据相关数据显示,快递员、外卖员等职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力量。

材料2:然而,新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诸多挑战。法律层面,现有法律体系对新职业的界定、权责划分存在模糊地带,难以有效规范从业者与企业的行为;社会保障方面,部分新职业从业者游离于传统社保体系之外,养老、医疗等保障缺失,职业风险高;行业管理上,标准缺失、监管缺位导致行业乱象丛生;就业管理和劳动合同关系同样问题突出,灵活就业模式下,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权益纠纷频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新职业健康发展,也影响从业者的获得感与安全感。因此,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行业规范与就业管理,引导新职业健康规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问题:结合材料,围绕如何引导新型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要求:500字以内,结合实际,见解深刻,措施有力,15分。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广泛调研,结合从业人员诉求,协调民政、医保、住建等部门出台住房、医疗等方面政策,同时,联合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等,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