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1:国家层面推动体重管理的政策,上海层面健康管理的政策发展,《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出台。
材料2: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这些健康风险,如何科学有效应对?做好体重管理,让健康“关口前移”。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为啥全民要管好体重?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怎样进行体重管理?体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
材料3:自2008年起,上海向市民免费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及实用健康工具,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各类健康科普,促使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实现17年“连升”,市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上海市民“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将从饮食控制、运动促进、规律作息和必要医学干预手段等维度,组织全市临床、营养、公共卫生和运动健康专家编写,并将积极运用AI技术提升体重管理成效。将印发数十万本纸质读本,并将通过电子书、有声书和视频等,进行全媒体推广传播。除了惠及本市市民,也可辐射至长三角和全国各地。
据了解,上海市民“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教授牵头编写。
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要把更多体重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教给市民,帮助市民树立主动健康的理念,知行合一,坚持养成健康习惯,持续提升健康素养,为健康上海夯实民众基础。
问题:上海卫生健康委促进处编写一本《上海“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假如你是促进处的工作人员,请以编委会的名义为《上海“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编写前言,不超过500字。要求:结构完整、语言简洁。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倡导全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上海作为健康城市试点先行区,率先出台《健康上海行动实施方案》,将体重合格率纳入"健康园区"考核指标,让"健康体重"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降低肥胖发生率"的核心指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立足超大型城市健康管理特点,特编制本手册。
本手册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促进处牵头,特邀贾伟平教授、吴凡教授等权威专家团队编写。内容涵盖科学饮食、运动处方、睡眠管理、心理调适等维度,既融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又结合上海本土化案例。手册采用“问题导向-图解辅助-行动清单”的编排方式,力求让健康知识可知、可感、可行。
希望这本凝聚多方智慧的手册,能帮助市民朋友树立“体重管理是终身健康投资”的理念,用科学方法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从科学管理体重开始,共同迈向健康美好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