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D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同时,积极主动应对舆情风险,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舆情应对机制,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这不仅是贯彻D中央关于教育事业发展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素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更加稳固,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进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塑造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幅提升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起一套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确保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学校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科学合理地应对,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走向,将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学校的良好声誉和稳定发展大局。
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每学期精心组织不少于4次的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师德楷模走进校园开展讲座。通过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感人的师德事迹,以及深入剖析违反师德的典型案例,让教师深刻认知和理解师德规范,增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将师德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设定相应学分要求,确保教师每年都能接受一定时长的系统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教师持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优势,提供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学习资料,如视频课程、学术文章等,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研讨交流活动,让教师们分享学习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制定科学考核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德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全面涵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多个方面,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和量化评分细则,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考核小组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其中,充分重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确保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权重不低于X%,使考核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师德水平。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直接关联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直接评定为不合格,取消当年各类评优评先资格,并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以严肃师德师风纪律。
设立举报渠道。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门口等显著位置,广泛公布师德师风举报电话、邮箱和信箱,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鼓励大家积极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定期开展师德巡查。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师德巡查小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等情况进行全面巡查。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主动倾听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对于媒体曝光的师德问题,迅速组织调查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
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师德高尚、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同时,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获奖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学习榜样。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