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对政策需要形成政策组合
2025-05-07 09:00:03 681

 

 

经济下行压力来自哪里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改革的最初30至4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成绩斐然。然而,过去十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2012年之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且在近几年尤为突出。目前许多政策讨论都与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关。

在探讨应对之策之前,先简要谈谈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现象的成因。在我看来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个原因,周期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一般与短期变化相关,例如经济危机、出口受阻,或如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这些都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经济增速减缓。我们目前可能仍未完全摆脱疫情冲击的后遗症,地方政府、企业和家户的资产负债表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对当前的经济活动仍产生着影响。

第二个原因,结构性因素。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变化,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收入水平上升也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再结合其他许多因素的变化,使得产业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多年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但如今,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经济增长除了关注总量和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外,还需关注结构转型的问题。我们的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兴起,展现出巨大的活力,但从总量上看,它们尚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个原因,趋势性因素。过去我们曾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8%以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速逐渐降至7%,进而低于6%,我们对此也逐渐接受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增长速度的逐渐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确实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总要素生产率并不理想,效率不太高等。这表明我们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简而言之,我们的经济增长确实面临着下行压力,而压力源自至少三个维度,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以及趋势性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

为什么要强调政策组合

理解下行压力的成因之后,政策应对就会变得清晰。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在2025年落地的重要政策措施。而在我看来,应对的政策需要形成政策组合。

这套政策组合包括三个政策维度:第一是总量的维度,涉及宏观政策的制定,旨在调节总需求,改善市场预期,进而扭转经济的下行势头;

第二是结构的维度,即行业政策,关键在于当旧的增长动能逐渐退出时,我们是否能够加速新动能的构建与成长;

第三是制度或改革的维度,改革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其核心目的在于增强经济主体的信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若三个维度的政策均得以妥善落实,将有望提高经济的总效率,增强经济增长潜力,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我强调政策组合?因为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经济学者通常会很自然地想到通过宏观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然而,在中国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我们相对比较独特的经济特点。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而言,其经济结构相对稳定,市场环境相对明确,因此,只要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问题基本上就能得到解决。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持续转型中的经济体,这意味着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环境仍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改善市场环境,就可能提高效率,使经济增长更快。

回想1978年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由于改革政策的实施,才使得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效率得到提升,经济发展得以加速。当前,我们的产业正处于快速迭代阶段,若能采取有效措施使产业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那么,稳经济政策的成效将更为显著。因此我认为,在我国,除了宏观总量政策外,行业政策和改革政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