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为打造xx教育“金名片”提供财政保障4
3.筑牢教育事业人才支撑6
4.书写xx中学特色优质发展新篇8
5.创新求变抓机遇立改结合促发展10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xx教育事业蹄疾步稳、成效明显,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接下来,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15441”工作部署,坚持“三导向、四体系”,确保想到、说到、做到,锚定“奋力实施‘教育提升主题年’行动,打造xx教育‘金名片’”目标,聚焦建设“综合改革先行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职业教育样板区”战略定位,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xx北片区率先建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实现教育招生公平性、普通高中本科和特殊类型上线率、职教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占比“4个提升”,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区贡献力量。
具体而言,围绕解决状态“优不优”聚合力,坚持D建引领,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树立“让有能者上、躺平者下”鲜明用人导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学业务、提能力、优状态、善协同、作示范”专题活动,优化干部教师管理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教育家型教师—名师名校长—教育类人才”三级教师成长体系,激励教师乐善从教、因材施教。
围绕解决质量“好不好”树名片,依托与xx南开中学合作,充分发挥知德中学“鲶鱼效应”,带动高中管理方式、教学模式、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教共体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加强实验教学、体育锻炼、阅读教学;全面促进“三课”联动,推进新卓越课堂建设,用好劳动教育、红色教育资源,拓展实践育人基地,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围绕解决群众“满不满意”促提升,就学校管理、师德师风、素质教育等实施学校满意度评价,围绕区内产业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找准民办学校特色优势赛道;推进“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引进“双高”人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学识、道德涵养、人格魅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加强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合力解决“小眼镜”、心理健康等问题,激活学生潜能。
围绕解决供给“足不足”强保障,科学编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有效补齐补足学位差缺;创新教育经费体制机制,巩固完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体系;深入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打造xx智能教育大模型和区级优质数字资源库;健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不断夯实校园安防基础。
区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立足xx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着力打造xx教育“金名片”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预算体制机制上确保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拓宽教育经费渠道,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政策,足额提取土地出让净收益、城市建设配套费、教育费附加等教育经费来源;狠抓落实,引导多元化教育投入,采取“向上争、财政筹、社会引”等方式,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强化重点保障,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保基本,进一步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为教育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职教办学条件达标和市级“双优”建设等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做好资金保障;坚持促公平,进一步聚焦薄弱群体,落实好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抓落实,进一步向重点领域倾斜,支持产教融合、校园安保、缓解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等重点工作,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切实保障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区财政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健全完善财会监督制度,以推进绩效管理为目标,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避免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实现预算安排事前有绩效评估、事中有绩效约束、事后有绩效评价运用,将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按照“三导向、四体系”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管理,拿出拼的决心、快的状态、实的作风,为全面推动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