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福建省市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上午)
2025-04-16 09:30:01 679

第一题:D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等不得”也“急不得”的方法论,比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等不得也急不得”;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请结合福建实际,谈谈你对“等不得和急不得”的认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推进共同富裕,都是需要长期奋斗的战略目标,必须准确把握“等不得也急不得”的辩证关系。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和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在这两项重大战略实施中既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又要尊重规律、稳扎稳打,努力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实践路径。

“等不得”体现的是抢抓历史机遇的紧迫感。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大势,福建若不能及时把握这一重大机遇,不仅会错失产业升级的窗口期,更会制约共同富裕的进程;“急不得”强调的是尊重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无论是绿色转型还是共同富裕,都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福建需要构建系统化的实施路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山海侨台”的独特优势,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要立足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生态本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打造“生态银行”等创新平台,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经济价值。要依托侨乡优势,引导侨资侨智参与绿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支持民营企业绿色转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通过培育这些新的增长动能,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转型过程平稳有序。要健全收入分配制度,通过税收、社保等手段优化分配格局,重点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

同时,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做好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确保不因绿色转型影响基本民生。通过这些制度创新,既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同频共振。

总之,福建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又要秉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经验。

第二题:经常健身的人知道:在跑步机上锻炼,尽管位移没有改变,但通过运动出了一身汗,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可是,如果抓工作的时候看似干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工作却没能往前推一步,这种“跑步机现象”,值得人们警惕。请谈谈你对“跑步机现象”的看法。

“跑步机干部”现象形象地揭示了当前部分干部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这类干部看似勤勉忙碌,实则原地踏步,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开会发文、填表留痕;重过程轻结果,热衷于打造亮点却不解决实际问题;重汇报轻实效,把精力放在材料包装而非真抓实干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既反映了部分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担当精神不足的主观问题,也暴露出考核机制不科学、基层权责不匹配等客观困境。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跑步机”陷阱,避免陷入“虚假忙碌”的怪圈:

第一,要校准思想的“指南针”。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干部的价值不在于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而在于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要经常问自己:这项工作能给群众带来什么?是不是在搞形式主义?只有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才能避免在“跑步机”上空转。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