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教学和人才培养心得体会发言
2025-04-10 08:20:01 677

 

 

当一名中学生对着数学题拍照上传,AI即刻推送答案,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当大学生输入关键词,AI自动生成论文框架;当教师用人工智能批改作业,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瞬间被标记……谁也无法否认,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掀起一场教育领域的“智慧风暴”。

与此同时,硬币的另一面有必要被注意到:学生依赖用AI“秒解”难题,是否会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当教师习惯用智能系统生成教案,教学创新是否会沦为技术附庸?随着“人机互动”时间的增加,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互动又该如何实现?教育始终是“立人”的事业。在这股新技术浪潮汹涌袭来之际,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AI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

答案正在中国教育的广袤土地上萌发生长。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和举措,明确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为AI进入校园勾勒行动框架。在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过程中,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得到诸多高校倾斜。一些中西部地区学校也积极尝试AI辅助教学,以“云端课堂”跨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鸿沟。

掌握智能时代的主动权,要从理解技术的本质开始。当前,AI通识课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课程。理想的AI通识课,不是简单地介绍如何使用AI、与AI对话,更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例如,有高校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是如何看世界的”“人工智能如何战胜人类”等讨论,引导辨析AI应用的伦理。当教育不仅回答“如何用AI”,更回答“为何用AI”时,就在技术思辨中构建了新的价值坐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