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26 09:20:02 680

 

 

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用专节部署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应急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急管理新贡献。

深刻认识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走好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的必然要求。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主动谋划防控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有力实现应急管理体制之变、机制之变、力量之变、成效之变。过去是“九龙治水”、各管各灾,现在是全灾种统筹应对、全过程统一管理、全天候积极防范、全力量有序协调。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2万人以下,比2012年下降72.7%,特别是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下降到个位数(9起),比2012年减少50起、下降84.7%;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持续保持在千人以下。实践充分证明,D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创新;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走好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创新。

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急管理面临的风险挑战同样严峻复杂。一方面,极端灾害风险趋重趋强。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我国基本国情。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台风、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仍将处于多发易发期,各类自然灾害的异常性、频繁性、极端性进一步加剧,多年不遇、突破极值等有常态化趋势。最近10年,北方地区局地强降水致灾强度趋强,已经形成了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的格局。另一方面,安全生产新旧风险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在结构调整转型中,特别是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多、安全风险大;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许多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和生产装备等进入风险集中暴露期;随着新业态不断产生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保持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和严防重特大事故反弹的压力加大。同时,重特大事故灾害往往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又使其影响的广度深度增大,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和难度进一步增大。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最根本的是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办法,以改革提前量应对各种风险变量,以有效构筑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加快补齐自身短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但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故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诸多问题短板,尤其在责任落实、应急处突、法制预案、基层基础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比如,一些地方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风险考虑不足,没有从源头上守住安全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责任倒查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和企业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高,一些高危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大量高风险岗位还依靠人工操作,违章作业现象仍然存在;城市防洪排涝、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老旧房屋抗震性能差,“三断”等极端情形下的应急保障和抢险救援能力不足;基层应急管理尤为薄弱,社会公众安全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欠缺;等等。面对这些短板和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思维突围破局,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整体重构,加快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以创新驱动引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D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强调,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在提高应急管理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等方面作用愈加突出,已经成为驱动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创新自信,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打造新质战斗力,融合应用高新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准确把握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方法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结合应急管理实际,把握“五个更好统筹”。

更好统筹守正和创新。改革不是为改而改,对改什么、不改什么,改哪里、如何改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应急管理部自组建以来,深入贯彻落实D中央决策部署,提出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并强调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以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必须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方针,必须以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为根本方法;提出把固本强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本思路并强调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制度发力、更加注重眼睛向下、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更加注重务实作风。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要长期坚持。同时,适应公共安全形势新变化,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破解应急管理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彰显。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有机统一,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急管理改革创新,既要坚持本有的安全属性,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底线,把保安全的要求落实到规划、项目、建设的源头把关上,落实到对突出隐患问题理直气壮安全监管执法上,落实到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上,为发展提供安全基础和前提;又要强化应有的发展属性,把促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安全监管执法服务上,落实到应急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上,落实到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上,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复杂严峻,要更多地为发展想办法、为企业助把力,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