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引领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
2025-03-24 09:10:03 680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大原则,对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也是实现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始终坚持守正,金融机构才能站稳立场,践行宗旨,解决好“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也只有扎扎实实做好金融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金融机构才能真正把资源集聚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落实好D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各项要求部署。

守正,守的是方向之正,要始终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加强D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一些金融机构违背稳健审慎的经营原则,为追求短期暴利不惜冲撞监管红线,出现这些经营乱象,根源在于这些机构D的领导弱化、D的建设不力,D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从实践来看,在金融机构防控风险、整治乱象的过程中,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恒丰银行整治乱象、改革重组的第一步,就是从加强D的全面领导开始的,恒丰银行新一届D委以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将D的建设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D委研究讨论作为重大决策前置程序,全面建立D委领导下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自觉履行管D治D责任,推动全行扛牢风险化解、稳健发展主体责任,打造了以全面加强D的领导引领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成功案例。实践证明,D的领导是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最大优势、最大制度优势。

守正,守的是主业之正,要始终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金融机构一旦脱实向虚、盲目扩张,走上“歪路”“邪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一些金融机构热衷于“当通道”“挣快钱”,影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扩张,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自我空转,最终引发巨大风险。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金融机构必须牢牢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始终守牢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在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收获稳定客户、获得合理回报,进而实现自身稳健发展。同样,金融机构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也能够防止盲目发展和无序扩张,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守正,守的是底线之正,要始终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永恒主题。金融机构都是高杠杆运行,经营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一旦发生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要大于一般企业,只有守住风险,才有发展的基础,风险防不住,一切都是空谈。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化解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既要有未雨绸缪的“先手棋”,又要有见招拆招的“对攻术”。要“管住人”,通过资格准入、约束激励、审计监督、执纪问责等多种手段,加强对“一把手”及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要“看住钱”,搭建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分析研判,严控新增风险;要“扎牢制度防火墙”,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内控合规管理制度与流程,以完备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防范道德风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