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人民大会堂,议政声与民意潮同频共振。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通过全程跟进全国两会报道,特别是深入研读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纪律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D的治本之策,更是激发干部担当的活力之源。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学纪、执纪、护纪、践纪"为主线,在"严管"与"厚爱"中找准平衡点,让D员干部既知敬畏存戒惧,又敢担当善作为,真正以铁的纪律护航县域高质量发展。
强调,"加强D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常态长效推进"。今年两会期间,宁夏纪委艾俊涛代表提出的"将纪律教育融入干部成长全周期"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县探索建立"干部成长纪律档案",将新任科级干部、村(社区)"一肩挑"人员等重点群体纳入常态化教育范畴:在县委D校开设"纪律必修课",把《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与本地"粮补虚报""低保优亲"等典型案例结合,制作"身边案警示身边人"微D课;针对年轻干部,开展"青蓝工程
"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认真,要害是从严。"广西纪委房灵敏代表的这句话,直指基层监督的痛点。我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创新"三查三看"监督法:查项目审批,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查资金流向,看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查履职效能,看是否存在推诿扯皮。2024年,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督查中,通过比对2.3万条惠民资金数据,发现某村支书违规截留危房改造资金3.2万元,不仅迅速立案查处,更推动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20条",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针对形式主义老问题新表现,我县纪委监委牵头制定《基层减负负面清单》,将"一天收12个工作群通知""迎检材料重达30斤"等15类问题纳入整治范围。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监督一张网"平台监测,发现某镇重复要求村上报"春耕进度表"4次,立即约谈相关责任人,推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减少基层报表40%。这种"靶向治疗"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抓落实,某村支书感慨:"现在不用熬夜做台账,能实实在在帮村民跑项目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