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西藏自治区区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5-03-14 10:00:01 681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赵树理调解”不仅是一种调解模式,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

“四理六象”把生活中“较真认死理、无理搅三分、得理不饶人、说理不走理”的人和从《三里湾》作品中提炼出的“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能不够”“小反倒”“糊涂涂”的典型人物形象结合,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调解,引导群众既要“树礼”更要“树理”。

嘉峰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所以这种处理群众纠纷的方法叫“赵树理调解”工作法。

问题:归纳总结赵树理化解纠纷的成功经验,字数不限,12分。

一、坚持精准施策。充分挖掘赵树理故乡的区域优势,总结提炼群众喜闻乐见的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当事人特点分类制定调解措施,有效提高调解工作的实效性。

二、讲究方法策略。运用“五先五后”调解方法,用群众的方法、语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调解流程,提高调解效率和群满意度。

三、汇聚多方力量。创新“三环七步”流程,对调解前、中、后各环节进行多元、深度分析,广泛吸收网格员、志愿者等参与调解,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实现案结事了。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2:西藏高寒影响,耕地资源少,种植业发展没有比较优势,自然灾害影响草被生长,畜牧业过度发展造成生态破坏。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低,专业人才匮乏。教育落后,举例子人口和人才的比例,不利于生态理念转化,提出要加强本地高端人才的培养!

材料3:第一段论述江山理论重要性!第二段西藏构建生态体系建设,出台了生态保护条例污染防治政等,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调度,健全林草沙湖长制进一步优化改革!第三段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问题1:对应材料2,指出西藏发展面临问题,字数不限,12分。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西藏高寒缺缺氧,耕地资源较少,种植业没有比较优势,畜牧业过度发展造成生态破坏。

二是产业水平较低。西藏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受自然及交通条件影响,工业化程度低,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不完整。

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人口和人才比例不协调,本地高端人才不足。

四是思想观念落后。干部群众思想较为保护,不利于生态理念转化和创新高质量发展。

问题2:根据材料3,结合实际和经验,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出意见建议。字数不限,18分。

一是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西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加强生态治理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修复,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协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完善生态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认真宣贯彻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共治。

四是强化生态监督执法。加强环保法治建设,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进一步畅通生态环境执法流程,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环保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