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城市“临时摊点”治理的对策建议
2025-03-14 09:40:02 679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就业形势严峻,为促进居民增收、保障民生、激发市场活力,国家积极引导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地摊经济”已成为当前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活跃了经济氛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居民收入。但随着“地摊经济”应运而生的“临时摊点”也导致诸多问题,如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噪音扰民等,给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亟需加强规范和引导。近期,XX区委政研室对城市“临时摊点”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区作为XX市主城区,辖X个镇、X个街道和X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XXX.X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XX.X万人。近年来,XX区持续加大对“地摊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出诸多支持发展“地摊经济”便民举措,按照“适度开放、有序经营、变堵为疏、规范管理”原则,科学设置夜市餐饮、小商品等摊群点,辖区内初步形成了步行街、国购夜市、东岗楼立交桥下广场等临时摊点群XX处,约XXXX余个摊位,带动创业就业XXXX余人。具体情况为:

(一)临时摊点分布情况。经初步统计,辖区临时摊群点约XX处,摊贩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采取推车、地摊等形式进行经营,重点分布在以下三类区域:一是公园广场周边。以推车居多,主要贩卖蔬菜、玉米等家常蔬果,摊贩以老年人为主;二是居民生活区、街头巷尾。以早餐摊贩为主,主要为居民供应早餐;三是商场门口、商业活动集聚点周边,主要用餐车贩卖小吃、地摊小商品等网红产品,摊贩趋向年轻化,夜市经营较多。

(二)临时摊点群体特点。一是摊贩生存成本低。有的不需要摊点管理卫生费用,摆摊月营业额可达上万元,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消费所需。二是摆摊适用人群多。摆摊无需专业的就业技能,低门槛,适合学历低、中老人等人群解决生计问题。摆摊工作更灵活,随意性大,目前有向年轻人发展的趋势。三是地摊产品物美价廉。设摊成本低,流动摊贩没有店铺租金、雇员工资等开销。商品局限于自产自销或者网络转售商品,多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商品吸引顾客。四是市场需求大。XX区为主城区,常住人口集中,流动人口大,流动摊贩种类多样,而且商品价位较低。摊点靠近人流量大的地段,对于居民出行购买,甚是方便。另外,流动摊贩对于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很快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

(一)油污、噪声存在扰民。临时摊点通常以烧烤、油炸、蒸煮等餐饮类为主,没有配备油污收集设施,导致地面被油渍污染,对道路周边的建筑物和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聚集地摊贩吆喝声、喇叭声及食客的喧闹声造成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