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某高校不允许外卖进校园,如果外卖员进入学校要收取2元管理费,然后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事情,学校又取消了规定。你怎么看?
大学之大,在于其开放包容。大学校园作为知识的殿堂、文明的圣地理应是一片远离商业化利益的净土,但最近有报道,骑手进大学校园内送外卖,却被学校收进入费2元,舆论一片哗然,虽后面学校停止收费了,但此举做法确实欠妥当:
学校对外卖骑手进校园内收进入费2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校内安全隐患,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但是其利大于弊,并不值得推崇。
一方面,此举会损害学校声誉。额外收取2元,拒不提供发票,既不合情也不合法。收费的依据在哪里,收费的金额又将用在何处,学校采取垄断的做法,承包外卖送餐的最后一公里,这种横插一脚的做法,怎么说都有借机敛财之嫌,个别人以权谋私最终损坏的是大学的声誉。
另一方面,此举会损害外卖小哥群体的利益。对于众多外卖小哥来说,辛苦送一单外卖也就只能挣个三块、五块,突然被抽去两块,一单基本等于白干。这种赤裸裸的剥削给本就弱势的外卖群体雪上加霜,也会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此外,最终也会伤害学生的权益。看似是向外卖群体额外收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管是对于商家还是对于外卖者,这部分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学生消费者群体上来,何况外卖本身就涉及学生诸多个人信息,也会增加学生信息泄露的风险,并且外卖在送的过程中有损害、丢失等情形时,也会增加多方推诿扯皮的风险。
好在该所大学,及时听取学生呼声,及时纠偏,停止收费,也体现了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的态度。我们希望类似的做法不要在校园内重现,而相反,通过此次事件,也给与我们改进提供了一些空间:
一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学校不是营利性的商业机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任何时候想问题,做决策都要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以学生满不满意、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评断的标准。不要从自己一己私利出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要持续优化供给。学校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当学生有额外诉求时,不是一味的堵和防,而是要立足自身改进服务。比如外卖进入,我们不是额外收费,而应该提供统一集中的外卖投放处,安排人登记管理而不是收费抢生意;不是堵住学生点外卖的行为,而是要改进校内食堂的就餐体验,提供更多性价比的餐食。优化供给,才能有竞争力和走得长远。
三是要坚持科学决策。高校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牵动很多人的神经,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定要坚持科学决策,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做好充分评估,决策后跟踪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调整,才能赢得认同,也才能取信于民。
第二题:某市推出政策,允许市民在中心公园露营搭帐篷,但有人投诉市民在公园搭帐篷占地方,还有人乱扔垃圾、草地破坏严重,公园管理处对此也很无奈,维护工作需要大量费用,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一时间,户外露营备受追捧,公园开辟一块草坪用来露营,这是一种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体现,但是随之而来所产生的环境卫生、草坪破坏、安全隐患、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公园负责人,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合理规划。我会根据公园实际情况,以及草坪的生长周期,合理开放草坪露营区及控制入园人数规模。把露营区、非露营区、亲子活动区等合理划分,确保公园休息娱乐人群和露营人群各美其美,互不打扰。
二是加大宣传。对于露营区乱扔垃圾、随意搭建帐篷、破坏草坪等行为,及时宣传制止,比如要求进入露营区的游客签订文明露营承诺书,在园区内张贴温馨提示标语,提高游客的文明素养,从而自觉养成文明游园、文明露营的习惯。
三是加强服务。治理露营乱象,要堵更要疏。可以为露营者提供安全警示标志的简易帐篷,发放收放垃圾的小垃圾袋,为露营帐篷没有安全提示的贴上醒目标志,提醒小孩经过露营帐篷时小心脚下不要被绊倒等。用点滴服务提高露营区人群的遵从度,共建美好露营环境。
四是完善设施。要治理混乱,也要从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做起,合理设置垃圾桶、及时安排保洁人员清理垃圾,完善公厕指引提示牌等,为游客和露营人员提供完善服务从,而避免乱扔垃圾等污染环境行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