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性法治教育:从我做起,拒绝酒驾,莫让酒驾毁终生
2025-02-26 09:00:03 684

 

 

同志们,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个很简单的话题:关于“远离酒驾”。先抛出两个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身边的亲友同学朋友酒驾被查处的事?你对酒后开车会付出什么代价、承担哪些后果清楚吗?我也来说说,我的表哥是一名交警,他查处过很多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和我说过不止一次惨烈的事故,也给我看过部分执法现场的照片。从这些照片和视频来看,有的喝酒心虚、面红耳赤、闯关拒检,有的撒泼耍赖、下跪求饶、丑态毕露,还有的人车分离、人仰车翻、不省人事,家属赶到医院甚至最后一面都来不及见,教训十分惨痛。照片、视频带来的视觉冲击很强,令我感触很深。今天,根据计划安排,和大家聊聊“远离酒驾”这个话题。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道理虽简单,可摔倒的人前仆后继;“酒驾违法、醉驾入刑”,教训似警钟,但以身试法者屡禁不止,可以说“酒是百祸源、成本价更高”。对于酒后开车会付出什么代价、承担哪些后果,我们一起学一学法律规定、算一算违纪成本。

一、酒后驾车的后果你真的清楚吗?

(一)酒后驾车=自毁前程,代价非常大。对酒后驾驶人员,依据《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给予警告至开除D籍处分。需要注意的是,对因醉酒驾驶被免予刑事处罚的D员,依据《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D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D内职务、留D察看或者开除D籍处分。

(二)酒后驾车=倾家荡产,经济代价非常大。“一次侥幸、万分不幸”。酒驾醉驾的经济成本,可能让你分分钟倾家荡产:①保险不赔。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商业险不予赔偿。酒驾未达到醉驾的,交强险可以赔偿;达到醉驾的,交强险仅垫付抢救费用,事后追偿,其他损失和费用不予赔偿。②巨额赔偿。酒驾醉驾发生交通事故,将加重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造成人员死亡的,要承担对死者家属的相关赔偿。2020年4月,哈尔滨一男子过量饮酒致死,家属将6名同饮者告上法庭,索赔135万余元,法院审理认为6人对死者醉酒没有尽到注意、提醒义务,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最终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损失近40万元。这顿酒不但喝丢了个人性命、家庭幸福,还喝丢了亲情友情,还要赔偿经济损失。酒驾醉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22年的赔偿标准,赔偿金达100万元左右,加上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赔偿金额可达200-300万元,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半生的收入总额,无异于倾家荡产。

(三)酒后驾车=钻进牢房,法律代价非常大。酒后驾车,你钻进的不是驾驶室,而是冷冰冰的牢房。酒驾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二次酒驾或醉酒后开车,即使不发生事故也会失去人身自由,面临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个月拘役的刑事处罚。具体规定是怎么样?①酒驾(饮酒驾驶机动车)=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②再次酒驾=10日以下拘留+1000-2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③醉驾(醉酒驾驶)=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④酒驾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我国刑法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可按照涉嫌“危险驾驶罪”进行侦办,处拘役1至6个月,并处罚金。不难想到,只要是D员的,肯定要先开除D籍的,然后再追究刑事责任,拘役甚至判刑,代价沉重、教训惨痛。

(四)酒后驾车=全家遭殃,家庭社会代价非常大。醉驾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如果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伴随终生,子女报考公务员、上军警学校、入D等,政审时均受到限制。酒驾醉驾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伤残、身亡,导致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给受害人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也扰乱交通秩序、社会秩序,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大家都要牢记,酒驾醉驾害人害己害家庭,切莫因一念之差、逞一时之勇、后悔终生。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酒后开车的行为,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在饮酒过程中,行为人明知驾驶人必须驾车出行,仍极力劝酒或威胁、刺激其饮酒,且饮酒后不给其找代驾的行为。行为人明知驾驶人饮酒,教唆、胁迫或命令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所有人明知借车人已经醉酒且要求驾驶机动车时,仍将车辆出借给借用人的行为。

二、酒后驾车的法规你真的清楚吗?

(一)先来看D纪是怎样规定的

1.《中国共产DD章》第四十条规定: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D员必须开除D籍。

2.《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D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D籍处分:①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②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权利的;③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D籍;第三十三条规定:D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D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D纪处分,是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二)再来看下国家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酒驾醉驾行为造成的不同社会后果,适用的定罪标准如下: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酒后驾驶机动车辆、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