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构建“一张图、两平台、三中心、动态感知、协同联动、快速处置”等“六位一体”应急指挥联动体系,做到早预测、早研判、早动员、早处置,成功应对2024年“x·xx”特大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坚持统分结合,建强指挥体系。成立市区防内涝抢险指挥部,由分管应急管理、住建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xx多个重要部门组成,各城区设立分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应急部门承担。先后出台防内涝责任、会商、应急抢险调度等工作制度和市区内涝抢险工作预案,形成由应急部门牵头抓总,住建、水利、公安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整合市区防内涝抢险指挥部等xx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统一归口纳入应急委,不断完善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接入住建、气象、公安、水利、应急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共享应用,构建“六位一体”的应急指挥“xx模式”。
二、坚持协同联动,凝聚强大合力。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警和信息传播机制、临灾“叫应”机制、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和跨区域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合值守等工作机制。发挥应急委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指挥,滚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动态调整响应级别,前置队伍和物资装备。全市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xxx支x.x万余人,储备xx辆大排量泵车等一批移
动排涝设备,抽排能力达到xx.x万m³/h。在2024年“xx”特大暴雨中,多个县区小时雨强达到历史极值,市区出现严重内涝。市应急委提前预警、精准预判、科学调度,各部门通力合作,市区道路积水在xx小时内快速消退,无人员伤亡,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得到自治区D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点赞。
三、坚持及时复盘,完善处置机制。建立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处置过程复盘机制,全面复盘总结“xx”特大暴雨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在应急预案基础上,在全区率先编制《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指南》,强化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工作部署、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应急响应、调度指挥、相关场景应急处置、信息收集和汇总报告、救灾救助、灾后重建、舆情应对、复盘总结评估等xx项工作措施,完善响应与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突发事件“叫应叫醒”备份、明确灾害场景应急处置职责及流程等新机制,形成城市内涝防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得到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认可和推广。
xx市立足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为主线,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指挥效能;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SCORE)试点,成为本年度该项目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
一、健全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应急指挥效能
一是造“大脑”。全市共投入xxxx多万元,建成市和x个县(市、区)的标准化应急指挥中心,奠定“智慧应急”基础。二是活“血脉”。市县两级指挥中心横向与气象、水利、公安、消防等xx个部门打通信息壁垒,纵向可直接联通调度辖区所有乡镇和xxx多个行政村,市县镇村四级应急指挥体系全面贯通。三是强“骨架”。制定出台《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化运行规则》《xx市基层防汛防台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两清单一机制”(风险点隐患区分类管控清单、避险转移一对一责任清单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完善“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为应急处置决策、指挥、调度、实施定下“四梁八柱”。四是通“末梢”。落实“一线工作法”、网格化管理和领导靠前指挥机制,建立重大天气过程会商研判机制,开展全时段、全过程的“伴随式”气象决策,完善极端灾害性天气雨前雨中雨后“三调度”机制、极端灾害性天气预警直达基层“叫应”机制。全市排查出的x.xx万个风险点隐患区全部落实转移包保责任人,确保叫醒叫应到位和应转尽转。
二、探索SCORE项目的xx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先行先试,探索企业安全发展新模式。xx市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市场主体总数约xx万户,民营经济占xx%以上,中小企业占大多数,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作为试点城市,将SCORE项目融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选取xx家企业进行试点探索,通过认证专家组成辅导员队伍,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围绕工作场所合作模块,提供全面的SCORE辅导服务,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模式,重塑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xx家试点企业通过采取激励手段,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身边的隐患排查,并及时给予奖励,极大调动所有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员工对企业提出的涉及安全生产改进建议由2023年的xxx条增加到2024年的xxxx条,试点企业改进建议增长xxx%,极大优化企业安全生产内部管理,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重塑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三是巩固提升,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试点实现了安全与发展相统一,巩固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上下结合、全员参与、自我激励、持续改进”的自主式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全市企业从自身内部发现安全风险隐患xxxx多项,举报奖励xx万元,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xx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应急指挥、队伍建设、基础保障三方面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健全指挥,提升基层应急指挥管理能力
一是加快智慧应急指挥和通讯能力建设。完成县乡两级智慧应急指挥体系和县级应急通讯保障能力系统建设,为灾害事故救援提供快速高效统一的应急指挥和通讯保障。同时,把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应急值班室三室合并值班,落实局领导带班、工作人员xx小时值班制度。二是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应急广播乡镇平台xx个、村级平台xxx个、自然村终端xxx个,应急广播“‘平急两用’,防汛救灾服务群众”模式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广。
二、配强队伍,提升基层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一是强化县级应急综合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在原县森林打火队的基础上成立应急综合救援队,在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减灾救灾等领域成功处置多起突发灾情险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多次组织综合救援队完成社会遇险失联人员搜救,获得群众的肯定和赞誉。二是强化乡镇应急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在xx个乡镇建立乡镇应急综合消防救援队,建营房xx座,配水罐消防车xx辆、消防巡逻摩托车xx辆和消防器材装备(含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配发供水车xx部、消防摩托xx部,消防器材一批,价值一千多万元)。配备专职队员xx名,率先在全区实现乡镇建队率xxx%。有效处置村寨火灾、森林火灾、社会救助等xxx余次,真正做到打通灭火救援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融水镇将救援队伍建在全国AAAA级景区xx苗寨内,成为有效预防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典范。
三、落实保障,提升基层应急保障运行能力
一是配强少数民族村寨消防设施。投资xxxxx.x万元提升村寨消防设施。完成木质结构房屋电改xxxxx户,基本达到全县木屋全覆盖;新增完成xx个xx—xx户自然屯消防管网建设;完成xxxx户智慧消防平台试点建设,有力提升火灾防控能力。二是优化救灾救援物资器材保障能力。县城设立救灾物资和救援器材总仓库,xx个乡镇设物资和器材室,建立应急物资和救援器材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灾害发生时统一调度,有效缩短调拨时间。三是加强乡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整合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社区)原有活动广场、村屯学校、村民委等场所,安装设置避难场所标识牌、疏散线路图,充分利用供水供电、音响广播、通信等原有设施设备,初步建成应急避难场所xxx个,有效增强抵御灾害事故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